為認真貫徹落實《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的通知》(國發〔2017〕48號)、《吉林省人民政府關于開展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的通知》(吉政發〔2018〕3號)文件要求,縣政府嚴格落實調查主體責任,各有關部門大力支持、協同配合,于2019年2月全面開展了第三次國土調查工作(以下簡稱“三調”)。按照國家相關技術要求,“三調”統一采用優于1米分辨率遙感影像,運用“互聯網+調查”機制,嚴格遵循“實事求是,質量第一”的調查原則,歷時三年,匯集13.81萬個調查圖斑,形成了以2019年12月31日為標準時點匯總數據,圓滿完成調查任務?,F將全縣主要地類數據公布如下:
一、耕地115597.96公頃(173.39萬畝)
其中,水田3832.59公頃(5.75萬畝),占3.32%;水澆地32.54公頃(0.05萬畝),占0.03%;旱地111732.83公頃(167.59萬畝),占96.65%。耕地面積最多的鄉鎮是遼河源鎮,其次為建安鎮,占全縣耕地總面積的25.11%。
位于2度以下坡度(含2度)的耕地24542.47公頃(36.81萬畝),占全縣耕地的21.23%;位于2—6度坡度(含6度)的耕地39800.02公頃(59.69萬畝),占34.43%;位于6—15度坡度(含15度)的耕地49918.37公頃(74.88萬畝),占43.18%;位于15—25度坡度(含25度)的耕地1330.70公頃(2.00萬畝),占1.15%;位于25度以上坡度的耕地6.40公頃(0.01萬畝),占0.01%。
二、種植園用地707.35公頃(1.06萬畝)
其中,果園571.05公頃(0.86萬畝),占80.73%;其他園地136.30公頃(0.20萬畝),占19.27%。園地主要分布在白泉鎮,遼河源鎮占全縣園地總面積的55.52%。
三、林地77972.54公頃(116.96萬畝)
其中,喬木林地70976.97公頃(106.47萬畝),占91.03%;灌木林地1920.32公頃(2.88萬畝),占2.46%;其他林地5075.25公頃(7.61萬畝),占6.51%。遼河源鎮、安恕鎮林地面積較大,占全縣林地總面積的35.59%。
四、草地784.75公頃(1.17萬畝)
全部為其他草地。草地面積最多的是凌云鄉,占全縣草地總面積的13.68%。安石鎮最少,占全縣草地面積的2.80%。
五、濕地316.95公頃(0.47萬畝)
濕地是“三調”新增的一級地類,我縣范圍內分布有內陸灘涂、沼澤地兩個二級類。其中,內陸灘涂159.53公頃(0.23萬畝),占50.33%;沼澤地157.42公頃(0.24萬畝),占49.67%。濕地主要分布在金州鄉、遼河源鎮兩個鄉鎮,占全縣濕地的48.67%。
六、城鎮村及工礦用地12387.26公頃(18.58萬畝)
建制鎮用地1180.48公頃(1.77萬畝),占9.53%;村莊用地10851.37公頃(16.28萬畝),占87.60%;采礦用地279.53公頃(0.42萬畝),占2.26%;風景名勝及特殊用地75.88公頃(0.11萬畝),占0.61%。
七、交通運輸用地3274.14公頃(4.92萬畝)
其中,鐵路用地309.26公頃(0.47萬畝),占9.45%;公路用地1900.13公頃(2.85萬畝),占58.03%;農村道路1064.68公頃(1.60萬畝),占32.52%;管道運輸用地0.07公頃。
八、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7052.92公頃(10.59萬畝)
其中,河流水面2884.11公頃(4.33萬畝),占40.89%;水庫水面3567.00公頃(5.36萬畝),占50.57%;坑塘水面290.23公頃(0.44萬畝),占4.12%;溝渠219.31公頃(0.32萬畝),占3.11%;水工建筑用地92.27公頃(0.14萬畝),占1.31%。
根據“三調”成果顯示,我縣耕地保護效果顯著,但土地退化較為嚴重,無論是土層厚度還是土壤有機質含量都有下降的趨勢。全縣坡耕地較多,因此要把農田基本建設重點放在提高土壤生產力、提高單位面積產量上。必須站在保障糧食安全的高度,繼續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不放松,堅決遏制耕地“非農化”、嚴格管控“非糧化”,從嚴查處各類違法違規占用耕地或改變耕地用途行為。同時,要堅持節約集約用地,嚴格國土空間用途管制,合理確定新增建設用地規模,提高土地開發利用效率。
“三調”成果是我縣制定經濟社會發展重大戰略規劃、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委省政府重大戰略部署的基本依據。要加強“三調”成果共享應用,將“三調”成果作為國土空間規劃和各類相關專項規劃的統一基數、統一底圖,提升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。
東遼縣第三次國土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
東遼縣自然資源局
東遼縣統計局
2022年7月27日